听新闻
放大镜
衣被天下“大化纤”
2020-12-29 15:32: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大化纤”,是仪征人对仪征化纤公司的俗称,它座落于原仪征县胥浦乡境内,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别看它现在是一座园林式化纤城的模样,厂区、生活区比肩而立、绿树掩映,可在上世纪“大化纤”建设之初,这里可是万顷农田,周边完全是阡陌纵横、炊烟袅袅的传统村落。

  是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国家决定“六五”期间在全国建设22个重点引进项目,其中“大化纤”项目就落户在江苏仪征。

  为何要上马“大化纤”项目,就是为了解决当时10亿人民的穿衣问题,在那个粮棉还不能自给自足的年代,一边要吃饭,一边要穿衣,粮棉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而上马“大化纤”项目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

  至于为何相中名不见经传的仪征,版本各异、原因诸多,但据知情人士回忆,当年的仪征除了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鲁宁输油管道和上游的扬子石化外,时任仪征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热心、诚心和强烈的发展意识是“大化纤”项目落户仪征的重要因素。

  “大化纤”谓呼其“大”,可能它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中国最大的化纤及化纤原料生产基地的缘故吧。“大化纤”是共和国娇子,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从它诞生时起就备受关注。它能落户仪征,当算仪征最早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了。

  “大化纤”有过多个曾用名,“江苏石油化纤总厂”当是“大化纤”的乳名,其后又出现过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等名称、每一个名称变化的背后都有“大化纤”的成长故事,也见证着“大化纤”的成长足迹。

  诞生在仪征的“大化纤”,富有传奇色彩,经历过筹建、缓建、重建等过程。1978年7月开始筹建,因国力紧张,1980年不得不暂缓建设。此后的1982年,仪化建设者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果断借贷100亿日元救活了“大化纤”,使“大化纤”再度踏上大建设的征程。这种借债建厂、负债经营的模式,当时被国人称着“借鸡下蛋”的“仪征模式”。

  为了早日建成“大化纤”,彻底改变服装面料和花色品种单一的局面,让全国人民穿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时称核工业部二七建筑工程公司(“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前身)这支赫赫有名的专业建筑安装“铁军”,成建制从四川、陕西、湖北的“大三线”调集来到仪征,万名建设者风餐露宿,工地为家,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大化纤”的建设之中,硬是在万亩农田上赶在1984年的12月建成了“大化纤”一期工程。当时国人为“大化纤”终结凭票买布的历史欢呼雀跃,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共庆盛事。此后的30多年,拼搏奋进的仪化人又在仪征这片热土上相继建成了二期、三期等化纤工程,“白斯特”品牌的涤纶短纤维、聚酯切片等系列产品远走大江南北,永远告别了中国人穿衣依赖进口的窘境。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身在异乡的我十分关心关注仪征“大化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媒体每每出现“大化纤”的报道都要悄悄地珍藏起来,成为日后向朋友“炫耀”的谈资。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曾视察和到访过“大化纤”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大化纤”上邮票、“江苏女排”冠名“仪化女排”、港珠澳大桥用了“大化纤”产品等一个个令仪化人刻骨铭心、引以自豪的大事要事。

  如今,这个从农田里“长”出的“大化纤”已硕果累累,书写了将占地1.46万亩“农田”变成1000多万亩高产“棉田”的传奇,实现了“衣被天下”的梦想。此外,“大化纤”还勇于肩负央企的社会责任,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之时,“大化纤”临危受命,仅用76天时间就建成投产了12条熔喷布生产线,跑出了中国制造加速度,为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时代仪化人正怀揣“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愿景与世界共经纬,致力为美好生活添彩。

  胥浦河畔的“大化纤”曾经创造过辉煌,相信“大化纤”的明天一定更辉煌。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检察院干警)

  编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