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中国江苏网】没有“相信”就没有伤害 远离犯罪分子谋财谎言
2022-09-29 12: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近年来,徐州经开区检察院审查了多起以“认识领导”“找关系走路子”等谎言编织陷阱,骗取他人钱财的案件,涉案金额近百万元。近日,徐州经开区检察院选择3个典型案件,结合案情,以案说法,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远离犯罪分子的谋财谎言。

  案例一:“低价买房”,一人饰多角

  王某某系无业人员,在其朋友向其咨询购房建议时,动起了歪脑筋。她谎称认识某热销楼盘里领导,可以“低价买房”。王某某朋友轻信其说辞,向其转账5万元作为“购房定金”。

  此后,王某某注册两个微信号,一个冒充为她所谓认识的“领导”,自己向自己转账,并将截图发给其朋友骗取信任。被王某某演技欺骗的被害人,又将自己姐姐介绍给王某某。王某某以“送礼”“预存定金可以多冲抵放款、送地下室”的借口,又骗取10余万元。为防止被害人起疑心,王某某再次注册新的微信号,冒充为熟知楼盘情况的“王姐”,回答被害人的购房咨询,并提出建议。

  直至案发,两名被害人才知道王某某根本不认识什么楼盘领导,和“领导”的转账截图、一直跟自己聊天的“王姐”,都是王某某一人饰演三角的演技。

  案例二:“花钱入学”,套路多人

  杨某某是公司职员,收入不高,沉迷彩票,甚至为了购买彩票去贷款。为了自身办理贷款的便利,向贷款公司的业务员曹某某吹嘘自己亲戚是领导,人脉广。

  后曹某某向其询问是否“有路子给孩子办理入学”时,杨某某正为买彩票资金不足而犯愁,于是打起了帮人入学骗取钱财的歪脑筋。经曹某某介绍,先后有五名被害人相信了杨某某所谓的“能力”,合计向其支付9万元,希望杨某某能顺利帮自己的孩子进入心仪的学校,但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轻信他人,落入诈骗陷阱,他们给杨某某“打点关系”的钱,也大部分化成了一张张彩票,去满足其“一夜暴富”的执念。

  案例三:“内部有人”,轻信被骗

  50多岁的宋某某是农村户口,总是担心自己养老保障的问题。日前,突然有陌生人加自己的微信,在和对方聊天一段时间后,对方自称某大型企业员工,通过“内部人”可以给自己办理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

  当对方以“打点关系”为由,让她在微信上转几千块钱时,宋某某不假思索,分四次将钱转给了对方。此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找她要钱,前前后后索要了2万余元,宋某某深信对方“内部有人”,每次都按照对方要求将钱如数转账。最终,轻信导致被骗的事实还是摆在了宋某某面前,和对方聊天,没有了回复。

  依法办事、依规办事,通过正常途径办事,才能让自己彻底远离此类诈骗陷阱。诈骗分子往往善于“立人设”,将自己包装成“人脉广”“路子宽”的“能人”形象,对于这样的人,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彭海涛)

  编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