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幸福感密不可分
2018-03-27 15:51:00  来源:检察日报

    ■人物简介:潇湘冬儿,原名赵娜,知名网络作家。2017年,由她撰写的网络小说《11处特工皇妃》被改编成剧本《楚乔传》搬上电视荧屏,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停下手中的笔,关上电脑,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翻阅《安徒生童话》。读起那一篇尤为熟知的《丑小鸭》时,儿子用略带稚嫩的语气问我:“安徒生的家在哪儿啊?”“安徒生的家在丹麦,一座被誉为盛产童话的国度。”看着儿子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不禁想起了那一年去北欧游学的经历。

  北欧位于欧洲的北部,由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等五个国家组成,冬季较为漫长,夏季则短促清凉。对于我这样从小生长在北方的人来说,倒也适应。北欧文学以神话为甚,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丹麦童话。说起丹麦,除了菲特烈堡宫那四面临湖的美景、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雕像以及每个面包店标配的“丹麦酥”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被誉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两项美誉了。可以说,在诚信、廉洁、幸福方面,丹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仿佛这个国家的人,生来便拥有着“童话”般的生活。极高的社会福利、因为兴趣而选择工作、公平的社会分配体系、生而平等的理念让这个不到600万人口的国家充满诚信、廉洁、平等和幸福。

  走在丹麦的街道,感受着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现代的繁荣碰撞出来的火花。街边许多的货物,你或许根本看不到有商家看守,货物旁边仅仅摆放着一个装钱的箱子;因为留恋所看的事物或左顾右盼,你也许会遗落东西,但即便丢了,你也不必担心,因为属于你的任何物品都会毫无悬念地重新被归还到你的手中;街上行走的人们,总是充满善意,无论你是用多么蹩脚的语言去问路,还是在拍照的时候尴尬地寻求帮助,那些路人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想你所想,救你所急。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丹麦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发现,诚信和友善的举动不是一两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全民习惯,即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已成为每一个丹麦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起了丹麦这个国家的廉洁氛围,也让生活在丹麦的幸福指数爆棚。

  说起幸福指数,我不禁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节目中,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了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工作者,被采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一时间,“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等问题及相关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接受采访的对象对问题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但透过那些答案,不难看出,对诚信社会的呼唤是大多数被采访者的心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某些层面是趋于一致的。

  一转眼,5年过去了。这5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5年前很多人的向往和期待正在实现。我看到,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楷模、诚实守信模范——小到朋友间约定的事情及时履行承诺,大到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作出诚信表率,这5年,正是因为全社会对国民诚信道德体系建设的广泛关注,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日渐增强。作为一名网络作家,我更是欣喜地发现,广大网友也正在从过去种种缺乏责任感的“神回复”,一步步回归到以实话实说,客观评价为主的真诚、老实、讲信誉上来,努力在网络上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好声音。而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感,正惠及每一名普通的中国网民。

  诚信,就像创作中闪闪发亮的好情节;幸福感,犹如伏案写作后的一种安心和归属。只有诚信越多,幸福感才会越强烈。在一个廉洁的社会,诚信与幸福感永远密不可分。

  (汪远整理)

  编辑:张露露  

上下篇导读

 ·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 背靠一棵树
 · 母心如水
 · 话说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