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经开区党工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区人大联络工委的有力监督,社会各界监督支持下,锚定“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开发区检察院建设目标,切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实现健康科学发展。获评全国典型案例3个,2024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省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徐州市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表彰奖励20余项,特色亮点工作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40余次,检察工作更出圈、出彩、出新。
一、忠诚履行职责,以坚定的检察担当服务中心大局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检察工作与发展大局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保障“全力建设实力经开区、美丽经开区、幸福经开区”挑重担、扛重责。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2+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出台《服务“发展质效提升年”实施方案》,“检察护企”专班深化运用“6+”闭环办案模式,统一调度、分流、督导涉企案件办理。严厉打击和预防侵害企业权益犯罪,办理涉企刑事案件18件,追赃挽损1500万余元,清理刑事“挂案”5件,以能动履职赋能“千人助千企”。立足经开区工程机械之都核心区区情,出台《服务工程机械产业链工作要点》,围绕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争议等,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和咨询服务的深度,促进产业链企业强化内部治理、抵御防范经营风险,助力工程机械产业链健康发展。办理的某公司申请立案监督案,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并在《检察日报》头版“检察护企在行动”开栏文章宣传。
协同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适应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新要求,与徐州市检察院、工商联、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两中心一基地”,会签《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举办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同堂培训,搭建企业与司法机关对话的平台,以更加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支持创新、保护创新。办理的一起利用专利恶意索赔案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万余元,助力其扫除上市阻碍。
塑造宜居宜业美丽环境。深化落实区党工委关于美丽经开区建设部署要求,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美丽经开区建设十条意见》,以“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开展大气污染公益诉讼防治专项治理,针对辖区某废弃矿山及周边道路长期露天堆放废弃石块、建筑垃圾等产生扬尘污染,推动责任单位整改,对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置并开展全方面排查。联合农水局、属地镇街开展大运河经开区段巡查活动,推动河道中水体污染、拦河养鱼等问题全面治理,助力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效的法律监督守护公平正义
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各类犯罪,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536件660人,其中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51件79人,助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深化检察监督与公安执法协作配合,常态化推进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开展监督立案、追捕追诉等监督30件,提出抗诉4件,帮助全市发现抗诉线索5件,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制定出台盗窃、帮信等4类多发轻罪案件证据标准指引,统一司法尺度,提升办案效率和公信力。
扎实推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情法并举回应民生关切。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154件。深化虚假诉讼监督,运用检察调查权,依法维护当事人民事合法权益,挽回经济损失120万余元。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强化教育、卫健、民政等11个领域涉诉执法监督。依法开展食药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处罚超期、文书送达不规范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聚焦红色资源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新业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认真做好 “六长出题”,督促解决12项公益问题,整改率100%。办理的推动建立绿色生态烈士陵园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数字检察提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把数字检察建设作为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主研发“特殊未成年人群体民事权益保护”“违规领取低保金”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4个,获得高质量线索98条,助力精准惩治犯罪。在全市率先本地转化应用优质法律监督模型23个,发现监督线索328条,立案31件,让“小院”有力拓宽新类型、新领域的法律监督“大赛道”。优化升级“护未”“护企”平台系统,“检爱·护苗”平台获评全国“2023年度数字检察典型案例”,“检企e链”平台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2024年政务新媒体典型案例”。
三、践行司法为民,以扎实的检察举措保障民生福祉
秉持民为邦本的司法为民初心,扎实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办好关乎人心向背的民生案件、为民实事,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尽心办好检察为民实事。盯紧讨薪难题,与区劳动仲裁部门完善《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协作配合机制意见》,办理支持起诉和仲裁案件19件,帮助讨回拖欠工资21万余元,有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困境妇女维权岗、“检爱·基金”志愿服务、司法救助对困境家庭解危济困作用,对39名群众发放救助金48万元,有力传递了检察温度,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检剪说”系列定格动画被700余个省级以上平台转发,累计播放量达百万次,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的法治环境。
悉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立足检察职能综合施策,聚焦公共安全,运用“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证类案监督”模型,筛查无证从事特种作业线索110条,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力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关注“群众出行安全”,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督促完善城乡结合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筑牢群众出行“平安线”。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针对网络问诊随意开具处方等问题,督促平台全面整改,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用心化解群众信访诉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困境妇女维权岗、“检爱·薪火”驿站落地优势,综合运用领导包案、公开听证、救助帮扶等多元方式,统筹好依法办案与实质性矛盾化解,从源头上减少涉检申诉信访。监督一起工程款民事纠纷案进入再审,成功化解了跨时11年进京赴省信访积案,用公正解“法结”,用情理化“心结”。
四、坚持政治引领,以高度的检察自觉锻造检察铁军
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一体加强政治能力、业务素能和职业道德建设,以自身净确保自身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
以政治建设培根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院集体获评区党建“双报到 双服务”金榜先锋、“金龙湖榜样”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3名干警获评先进个人。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现场教学、研讨交流、主题党日7次,引导检察人员廉洁办案、公正司法。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向区党工委、市检察院请示报告24次。
以能力建设固本强基。以“个个都是人才、人人都要出彩”为培养方向,持续深化“四擅”人才品牌建设,研发检察队伍“智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选育管用”。以护企专班、案例专班、数字检察专班和说写专班为载体,检察长在实战中“手把手”更理念、传经验、教创新。举办“周六大讲堂”分众化、多元化学习活动12场,用“6+”闭环办案新理念引导干警履职能力提升。3篇调研成果发表在知名期刊,10篇理论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名干警获市级以上“标兵”“能手”称号,4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
以自身监督正风肃纪。健全案件质量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规范检察权运行。主动配合区党工委巡察和“回头看”,有效抓实问题整改。院领导带头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全院百人填报数全市领先。举办“周六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公开听证30余次,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监督增强检察监督效能,1件案件获评最高检人民监督员工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