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察官故事| 陈厚芝:四十载芳华岁月 不老的检察情怀
2018-07-11 15:29:00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检察机关重建四十年。年华易逝,初心不改,翻开南京检察这本厚重的奋斗史,里面记载着无数检察人与南京检察事业共同蜕变成长的故事。

  她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的员额检察官,年近花甲仍坚守在办案一线;她是处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带领全处党员干警连续五次获评全院先进党支部;她是同事们心中的“知心大姐”,用自己多年的从检经验悉心教导年轻干警……她就是陈厚芝,一位已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奔走了四十载的检察老兵。

  成长,我与市检察院的那些年

  2018年7月2日上午10点,陈厚芝为处室党员们上完了她工作生涯中最后一节党课,还有一周时间,她就要脱下检服,光荣退休了。

  1979年6月陈厚芝调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从一名书记员干起,从没接触过法律的她凭着自己不服输精神、不懈的努力,渐渐成长为院里业务骨干。

  时光匆匆,检察院从最初的“朝天宫二号”搬到了现在的“宁检大厦”;检察制服从军绿色换成了藏蓝色。“刚进院时,全院也才40个人,三、四个部门。没有办案用车,当时外出办案都靠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虽说条件艰苦,但我们充满了工作热情,干得有声有色。那时没有会议室,我们就用竹席搭了一个大礼堂,亲切地称为“延安大礼堂 ”,开会的时候下大雨,我们也淋着雨......”说起刚恢复建院时的那段工作经历,陈厚芝沉浸在激情岁月的回忆中。 

  作为一名侦查监督处的老检察官,陈厚芝同样见证了40年来法治进程的变迁,“我觉得跟从前相比,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明显地提升了,现在有的群众到检察院来访都是‘有备而来’,甚至知道该依照哪些法律条款对哪个部门进行监督。”

  难忘,儿子的眼泪

  1985年5月,陈厚芝调到法纪处(后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担任侦查员,办案期间,她主办、协办了南京市下关支行工作人员特大玩忽职守案、南京市煤气公司、南京市电信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失职被骗、玩忽职守案件十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五百万余元。

  忙碌的工作,频繁的加班,工作和生活无法兼顾让她对儿子充满歉疚。特别难忘的是在1993年,当时离开要上小学的儿子去北京办案几个月,陈厚芝心中十分不舍又放心不下,但还是没有向组织请假去了北京办案。儿子上小学不适应,在电话里哭着说不想上学,让陈厚芝揪心不已。国庆期间,办案组放了3天假,陈厚芝见到日思夜想的儿子,见儿子瘦了,衣服不整,十分心酸。当时孩子的父亲工作也忙,父子俩生活简单潦草。陈厚芝休假三天,在家干了三天的家务活。临走时,趁儿子上学她不告而别,一路抹着眼泪回到北京。

  陈厚芝将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转变为工作的动力,夜以继日、深挖细究、全面取证,与其他办案人员追踪线索,历时三个月,案件终于告破,嫌疑人被顺利抓捕。

  坚守,58岁申请入额

  2015年,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此时的陈厚芝已经57岁了,这是她从反渎局调到侦查监督处工作的第16个年头。

  在第一批员额检察官申报时,入选名额紧张,陈厚芝作为检察“老兵”,想多给年轻干警一些直接办案、提高能力的机会,自己没有报名参加。

  在2016年第二批员额检察官申报时, “我一宿没睡,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是应该退居二线站好最后一班岗,还是不留遗憾在办案一线继续工作。”在家人和同事的鼓励下,第二天陈厚芝向组织提交了入额申请表,58岁的她积极投入到司改中,与所有同志一样接受组织的考察和挑选。

  成功入额以后,陈厚芝丝毫没有“进了保险箱”的思想,她意识到,新时代检察工作,不仅要靠丰富的办案经验,更需要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为此,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像一名刚入行的检察“新兵”一样,认真研读、熟悉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学习环保、知识产权、金融等专业性极强的业务知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求教,担当起处室办案重要主力的角色。在任员额检察官两年以来,陈厚芝共办理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70余件,仅2017年就办理50件122人,工作量甚至超过一些年轻干警。

  敬业,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提起市院侦查监督处的党建工作,市检察院的同志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自2006年5月陈厚芝担任处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至今始终履职尽责,于细微处践行责任与担当。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侦监处党支部连续五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还成为了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市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多次接待各单位前来学习。

  陈厚芝任职以来,先后多次被市院评为人民满意的检察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连续5次被市院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被市政法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退休在即,她仍热情不减,干劲不松,无论是办案还是党务工作都毫不懈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年轻人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温情,部门里的暖心“大姐”

  大家平日里都喜欢亲切地称呼陈厚芝为“大姐”,她平时自带“定海神针”气场,处里的同志碰到工作、思想、生活上的难题都喜欢找她聊一聊,“大姐”总会以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提出睿智建议,让问题迎刃而解。

  侦查监督处副处长张莉说起陈厚芝,感触颇深:“我跟‘大姐’一起共事16年了,她对我来说不仅是同事,更像是亲人。很庆幸能遇见她,也很感谢她多年的指导和陪伴。”

  陈厚芝在工作中认真又上进,她时刻以“一身正气,坦荡做人,干净做事”的格言约束自己,也以此教导年轻的同事,“我经常会跟新来的同事聊天谈心,纠正他们工作不主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问题,还会在处里找个榜样‘现身说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

  采访后的第二天,陈厚芝又特地发来一段话,“你问我如何总结自己从检这四十年,当时没有给你答复,回家想了一下,我认为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努力了就不会留下遗憾,也就是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这就是我人生所追求的理想。”

  四十年检察岁月,陈厚芝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捍卫法律尊严,践行着检察人的使命与责任担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厚芝坚守信仰,不负韶华,终把芳华酿成岁月里最醇香的一杯酒。 
  编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