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水下碑林白鹤梁
2021-03-26 17:5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提出要加强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长江流域优秀特色文化。位于长江重庆涪陵段的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即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长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典范,让我们走进“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1 延续千年的水文宝库

  巴国故都涪陵,古称涪州,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一座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滨江城市。

  白鹤梁是涪陵段长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梁,长约1600米、宽约10米至15米,常年有白鹤群集梁上,传说古代道士尔朱通微修炼得道,在石梁上乘白鹤而去,“白鹤梁”由此得名。

  白鹤梁以14.5度北倾江心,傍水而存,随波而卧。这道天然石梁由坚硬的砂岩和软质的页岩交互叠压,220米长的中段岩面成为题刻的最佳选点,于是便产生了洋洋大观的白鹤梁题刻。

  涪州先民们以白鹤梁上雕刻的石鱼为水标,观测长江水位的变化,石鱼出水则意味着一个少雨枯水周期的过去,丰收年景将至,当地有“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之说。因而每当石鱼出水,人们便奔走相告,观鱼者纷至沓来,或作文,或赋诗,记事抒情,吊古怀旧,“喜而记之”,刻于石上。不少细心的人还将石鱼出水日期,石鱼到枯水面的距离,观鱼者姓名等刊刻在石梁上,形成了极其珍贵的水文记录。

  白鹤梁上共有各类题刻165段,计有文字1万余字,高浮雕、浅浮雕和线雕石鱼共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分布于石梁的不同位置,常年淹没于水位线下,只有冬季江水枯落时才显露水面。

  其中的108段提供了水文信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生成年代可以上溯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前,记录了距今1200多年间的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是一座举世公认的典型的古代水文站。

  最早镌刻于梁上的两尾石鱼始刻于唐广德二年前,现存一尾及隶书“石鱼”二字。“盖因岁久剥落,形质模糊,几不可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涪州知州萧星拱重刻双鲤,并题有“重镌双鱼记”。这两尾石鱼是古人用以观测长江枯水水位的独特水标。每当江水枯落,石鱼出水,人们通过观察鱼眼与枯水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江水枯落程度,这和现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点”原理相同。

  1963年,考古专家来到白鹤梁上考察,并对双鱼进行了精确的施测,惊奇地发现石鱼眼睛的高程与川江航运部门涪陵地区的水位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又科学地测定出石鱼鱼腹高程相当于历年枯水位平均值。石鱼眼睛作为零点水位标尺,比英国人在武汉江汉关水文站所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早1100多年。

  白鹤梁水文题刻对于长江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为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提供了确切可靠的科学依据。这种以历史水文题刻为基础的研究方式,可以说是世界水文史上的一大创举。

  2 多姿多彩的水下石刻

  据记载,“值石鱼出水,历代文人雅士治舟来白鹤梁上,驻足流连,吟诗作赋,题铭江心”。最初以记录水文数据为功能的白鹤梁题刻,在长江先民手中又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人们把水文观测和记载工作艺术化,洋洋大观的水文资料变成了中华艺术的宝库。

  白鹤梁题刻留下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一千多年的字迹,由于常年处于水下,虽经数百年乃至近千年仍字迹清晰。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诸书皆备,如楷书“吴缜题记”,草书“刘镕经题诗”,篆书“姚瑾元题记”,隶书“冯和叔等题铭”,尤以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行书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最为著名。字迹之外,“张八歹石鱼”“李宽双鱼”“董维祺石鱼”“白鹤时鸣图”等图像也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故而白鹤梁题刻也被称作“水下碑林”,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白鹤梁上留题的人几乎都是古代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官员,是古代社会的精英人士,可考姓名者有三百多人,部分题刻留下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思想、担当天下的抱负。

  白鹤梁上题刻不仅有为官清廉的官员吴革;也有节用爱人的官员黄寿;还有兴利除弊、赈济灾民的张师范,他离任时,老百姓泣送道旁,立祠来纪念他对当地所做的贡献。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吴革在涪州为官,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人民爱戴。《宋史·忠义传》中有吴革的传记,主要记载的是他在北宋末年,佞臣张邦昌受金国扶持建立政权,吴革坚决反对,为其所执,从容就义。

  吴革在白鹤梁刻下了一段话:“《易》以包(通庖,厨房)无鱼为远民,民固可近不可远。余牧是邦久矣,今岁鱼石呈祥,得以见丰年,而知民之不远也。”《周易》六十四卦有一“姤卦”,唐代经学大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诠释此卦时,说:“庖之无鱼,则是无民之义也”。吴革的这段话表达了他亲近于民,为民所想,办民所需的情怀,同时也验证了“石鱼出水兆丰年”的说法。

  明正德五年(1510年),涪州知州黄寿在白鹤梁观石鱼并题五言律诗:“时乎鸾凤见,石没亦是丰。时乎鸱鸮见,石出亦是凶。丰凶良有自,奚关水石踪。节用爱人心,胡为有不同”。

  他认为,如果老百姓遇到了清官,石鱼没有露出水面也是丰年,如国遇到了贪官,即使石鱼露出了水面也是凶年。丰与凶跟石鱼是否出水是没有关系的,而与为官者是否关心百姓密切有关。因此,他奉劝为官者节用爱人,造福一方百姓。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涪州知州张师范在白鹤梁镌刻了一尾石鱼,镌刻技术精湛。时隔两年(即1815年),他在石鱼出水时又特意题诗一首:“石鲸自有形,跃入蛟龙宅。霖雨及时行,永显濠梁跡”,表达了他希望及时雨能给涪州百姓带来丰收的美好愿望。

  3 涅槃重生的长江明珠

  由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使得库区水位发生改变,当三峡蓄水达到175米高程时,白鹤梁将位于40米深的水下,这些银钩铁画、琼章玉句,面临永久隐没在江波之中的困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白鹤梁题刻本体和题刻环境进行保护,让白鹤梁绝处逢生,成为三峡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为此,国家特意组建了一支专家队伍,其中包括多位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在长达十年的调研分析中,专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七大方案,考虑到白鹤梁无可替代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转移还是复制都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失,所以专家们排除了将白鹤梁完整切割、转移以及对原址不做保护、重新仿造的思路,而选择在白鹤梁的原址上进行保护的做法。

  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提出的“无压容器”保护方案脱颖而出。“无压容器”方案的原理是在白鹤梁上修建一座巨大的无压容器作为保护壳体,并在容器内注满过滤后的长江水,使保护体内部的水压与外部长江水压达到相对平衡。在容器内部,采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对长江水进行沉淀、消毒、活性炭去淤等以减少对题刻文字的侵蚀,使得白鹤梁题刻安然地保存在水中。

  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正式开工,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地面陈列馆”四部分组成。经过数年严谨施工,一道道技术难关被攻克,最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2009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地面陈列馆展厅内设有“生命之水”“长江之尺”“水下碑林”“三峡明珠”等展览单元,详细介绍了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和保护历程。而后,通过乘坐一条长达91米的隧道式自动扶梯,游客可以进入水下参观区,在70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中漫步于长江水下40米处,通过水下视窗近距离观赏白鹤梁题刻,获得穿越水下时空的体验。截至目前,有接近两百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来到白鹤梁,欣赏这处独一无二的长江文化遗产,感受到中国人对于长江文化遗产保护的用心良苦。

  白鹤梁的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它不但实现了自身的涅槃重生,也给同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巨大启发。(杨东生)

  编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