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提升预防效能的六条途径
2018-03-30 16:35:00  来源:检察日报
   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努力发挥职能作用,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对减少、遏制职务犯罪功不可没。但从实践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最近,某地在组织人大代表评议检察机关工作过程中,要求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力度的意见,几乎占了人大代表所提批评建议的一半,由此可窥一斑。 

  四个突出问题 

  基层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偏差、角色错位。在实践中,个别基层检察机关由于对预防工作的意义和职能认知存在偏差,因而在角色担当上出现缺位或越位现象。有的口头上强调预防工作如何重要,思想上却把预防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认为侦查办案才是检察机关的硬任务,也最容易出成果,最能体现检察机关的价值,预防充其量不过是一项附带职能,“投入”再大“产出”也有限。

  单打独斗,氛围不浓。有的基层检察机关在预防工作中缺乏“大预防”理念,忽视体制机制和网络建设,喜好部门单打独斗,不仅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事倍功半,更为严重的是,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氛围迟迟不能形成;有的不善于主动争取地方党委的领导,预防工作还没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的局面,相关工作要求与地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被纳入其考核范围,因而对基层单位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更没有强制约束力。

  被动预防,疲于应付。因为社会化预防体系没有建立,预防工作基本上还主要是检察机关在做。而检察机关能够用于预防工作的力量又极为有限,因此,预防工作更多的是从侦查案件中发现问题后,向发生问题的单位发检察建议,或者到这些单位上警示教育课,帮助完善制度,亡羊补牢。这样做固然很有必要,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谁家出了事往谁家跑,难免让人形成“预防跟着犯罪走,永远都是马后炮”的感觉。

  注重“有形”,忽视根本。基层检察机关虽然尽可能地把预防工作向系统化方向推进,但毕竟精力有限,能够正常开展且取得成效的,基本上还是专业预防。但是,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教育和引导国家公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主动地预防职务犯罪,达到“不想腐”的境界。在这方面,目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六点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基层检察机关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角色定位。首先,要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检察机关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从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高度,认识检察机关承担预防工作的法定性。法律监督不仅包含事后查处,也应包括事前监督和纠正。再次,要从“大预防”的高度,理顺关系、摆正位置。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地各部门、单位的各级党组织,基层检察机关要为地方党组织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当好参谋助手,给管辖区域内的单位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必要支持。

  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强化预防保障。要积极争取所在地方党委的领导,全面统筹协调预防工作。制定预防工作责任考核制度,把预防工作纳入区域法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范围,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对不认真开展预防工作,尤其是出了问题仍然不认真办理回复检察建议的单位,法治建设、廉政建设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扩大防范效果。要打破点对点预防的陈旧框框,在运用检察机关优势资源防范职务犯罪方面求得效果的最大化。一是扩大警示教育范围。凡是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只要被查办人员反思出来的对现任公务人员有教育意义的问题,都要认真梳理归纳,形成警示教育的“反面教材”。二是扩大预防指导范围。通过个案、类案侦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分析出公权力运行的制度缺陷后,不仅要到发案单位堵塞制度漏洞,而且要指导有可能发生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其他所有单位开展制度的审查和修订完善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相同犯罪行为的重复发生。三是扩大检察建议发送范围。凡检察建议内容涉及的单位都要抄送,这不仅是一种预防宣传渠道,也是一种普遍的预防措施。更重要的是,检察建议一定要抄送涉事单位的主管部门和监督机关。

  进一步优化预防宣传,增强教育实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预防宣传教育的首位,打牢公务人员依法行权、为民用权的思想基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教育。要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新老媒体的宣传功能,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区别化的宣传。要选择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

  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以打击促预防。坚持寓防于打,在侦查办案中不断识破职务犯罪的新手段、新花样,摸清产生的思想、体制根源,分析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样的预防也会更有针对性,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预防效果。

  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预防效能。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门科学,有很强的专业性。要转变用人理念,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具有法律、财务、审计、规划、建设、网络管理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预防工作队伍中来,建设一支预防专家与普适性人才相配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互通信息等方法,对检察人员进行预防业务的培训。还要督促检察人员通过帮助和指导地方单位开展预防工作的具体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总结摸索预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预防工作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人大内司委)

  编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