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功利者的奴隶
2019-09-16 15:20:00  来源:检察日报

  8月21日,四川省文联通过《关于举办文艺类作品研讨会的管理办法(试行)》,就研讨作品资格、会风会纪、嘉宾邀请、内容管控等方面进行规范。以后,四川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主办、联办的各类作品研讨会,需要获得省文联批准后才能实施。该《办法》要求,省文联主办的研讨会一年内不得超过4次,且必须经过严格申报、立项、审批后才能实施。

  细看四川省文联为文艺作品研讨会所立的规矩,主要是通过为作品研讨会的举办立门槛,为嘉宾发言提要求等等,以严控研讨会数量,提高研讨会质量,同时遏制研讨会沦为“表彰会”“吹捧会”。如此这般立规矩,其出发点是启发艺术思考、引导创作孵化精品、发现和激励艺术家、解放和促进艺术生产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文艺作品研讨会处于数量多、质量低的尴尬,有数量“高原”,没有质量“高峰”。一场戏剧演出,一部电视剧播出,一部电影上映,一部小说出版,不管作品有没有引发轰动,不管其是不是精品,相关创作方基本会召开一次作品研讨会。这种做法似乎已变成文艺圈的标配,“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的研讨会成了功利者的奴隶,最具资格的读者和良心书评人鸦雀无声。

  文艺作品研讨会数量多,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质量低。一个表现是,一些文艺作品的质量本身就低,硬要召开一次不必要的研讨会,这本身就没有多少价值可言。另一表现是,很多文艺作品研讨会几乎等同于形式主义,一些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缺乏研究,对相关作品与创作者并无足够了解,只能泛泛而谈,研讨不到点子上,启发不了艺术思考,引导不了文艺创作,更不要说将人家的后续作品“点化”成精品。

  尤其是,不少文艺作品研讨会的参会者要么碍于情面,不好批评;要么怯于权威,不敢批评;要么重于利益,不愿批评。如此一来,只有给被研讨作品及其创作者说好话戴“高帽子”了,导致在情面、权力或利益驱使下的廉价吹捧太多,导致本来具有文艺批评功能的研讨会彻底沦为“表彰会”,既助长了不良文化风气,误导作者,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又会打击真正的文艺精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现象。

  那么,文艺作品研讨会为何会陷入数量多、质量低和吹捧多、批评少的尴尬境地?行业规范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此番,四川省文联为文艺作品研讨会建立审批制、设立必备条件,甚至还要求参加研讨会的嘉宾会前要提交发言提纲,以避免套话、空话,并要求会议组织者强化内容管控,严控漫谈式、感想式、溢美式等发言,以提升研讨会质量……这些规定具体而详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文艺作品创作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作品研讨会要着力维护“灵魂健康”,不应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应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当功利者的奴隶,不向“圈子文化”俯首称臣,真正担当起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臧否合度的责任与使命。希望不久的将来,作品研讨会与阿谀奉承的不良风气完全切割,别再成为自娱自乐的秀场。

  编辑:张露露